长者小便失禁的治疗与护理

小便失禁在长者中有多常见?

  • 根据国际理遗学会于2002年订下之定义,小便失禁是任何非自愿的漏尿。尿潴留(即不能排尿)因会引致满溢性失禁,故亦包括在内。
  • UI_elderly
  • 长者小便失禁是一个常见但又不大为人注重的问题,研究显示65岁或以上的长者中,10-20%男士和15-35%女士有小便失禁问题,若在老人院舍,这个比例更超过一半。UI-age
  • 小便失禁不但会引起很多生理和卫生问题,所产生的负面心理影响更为严重,尴尬和悲观无助的情绪,迫使患者隐匿家中,不敢外出参与社交活动,当照顾者感到厌恶时,亦成为一个入住老人院舍的理由。   年龄的增长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包括膀胱容量减小,膀胱收缩能力减弱以及忍尿能力下降,但重要的是,大部份长者都可以适应这些变化:失禁绝对不是一个老化后的必然现象。  
  • 失禁问题的出现,是显示身体有某些部份出现毛病,失禁只是其中一个病征。可是,同样重要的是,就算不幸患上失禁这个毛病,经过治疗,有超过六成人的病征会得到改善,有三成人的问题更会得到根治。

长者小便失禁的原因和治理

  • 要妥善处理长者的小便失禁,须先了解其成因及作适当评估。长者小便失禁主要有三大成因:
  • 1) 膀胱储尿和排尿及其神经系统控制功能受损
  • 2) 行动不便,手脚不灵活,不能安全地使用洗手间
  • 3) 认知能力障碍,使患者失去了在适当时间和地点才小解的意识
  • 有些长者三方面都有问题,要治疗并不容易。

  • 1) 膀胱储尿和排尿及其神经系统控制功能受损
  • 膀胱储尿和排尿及其神经系统控制功能受损,常见的情况有膀胱肌肉过度活跃症、括约肌松弛、膀胱肌肉无力、尿道阻塞等。  常见的病征包括尿频、夜尿多、急切性失禁、压力性失禁、又或小便困难、排尿不清、尿潴留等。导
  • 致的成因更可以是脑部受损、脊椎神经受压、糖尿病引致神经线病变、前列腺肥大或肿瘤、药物产生的副作用、尿道感染等。  这
  • 些情况最好交由老人科内专责处理小便失禁的部门(一般称理遗科)作详细检查和治疗,必要时需作尿流动力学检查,找出病因,对症下药。

  • 2) 行动不便,手脚不灵活,不能安全地使用洗手间
  • 长者若因各种原因引致行动不便,除作复康治疗,可视乎患者情况,在厕所加装合适扶手、加高坐厕高度,又或添置大便椅、尿盆、尿壶等。对于一些已全瘫的长者,无可避免都要使用成人尿片。
  • 但对于那些仍有部份活动能力的长者,一般尿片对他们来说反而会造成障碍,他们很难自行除下尿片如厕和厕后重新戴上,故此可考虑改用橡筋头尿片裤,就如训练小孩如厕的学习裤原理一样,帮助他们作如厕训练,减少失禁,减少对照顾者之倚赖。 
  • 若然失禁之尿量不多,更可考虑改用一些较小巧的失禁护垫,有专为男士或女士使用及不同吸尿能力的设计,配合个人需要。 
  • 至于尿管套、尿喉、尿袋、脚袋、尿喉阀门、导尿管等,应由医护人员评估和指导下才使用。 
  • 患者若能自助解决大小便的问题,无需靠别人帮助,可重拾自尊,对于长者的康复进度有极大帮助,亦能大大减轻照顾者之负担。

  • 3) 认知能力障碍,使患者失去了在适当时间和地点才小解的意识
  • 认知能力障碍最常见是老人痴呆症,但任何情况引致神智迷乱也可出现失禁现像,必须由医生诊断。照顾老人痴呆症患者,可观察其于尿急时有否不安或一些小动作,指导患者如厕,又或采用定时如厕法或提示如厕法等。    
  • 总括来说,要治疗长者的小便失禁,需要仔细评估检查,找出所有成因,作多方面的治疗计划,即使未能治愈,亦应设计一套最适合而又为长者接受的护理方案。

  • 个案分享:
    75岁的陈婆婆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轻度中风和膝关节退化。平日小便频密,每隔半小时至一小时便要上厕所一次,忍尿困难,迟半步也会失禁,于是放数张厕纸于底裤内以防万一。她甚少出外,因害怕商场女厕经常排长龙,又不好意思打尖。子女想带她到外地旅行,她都一一婉拒,子女以为她行动不便,不知她实有难言之忍。有一天,陈婆婆被发现晕倒家中,送到医院发现她原来尿道发炎,细菌入血,几乎失去了生命,元凶很大可能是底裤内的厕纸引致下身皮肤发炎,扩散至尿道。在医院内陈婆婆无能力自行上厕所,唯有使用成人尿片,情绪低落。陈婆婆后来被转介到理遗科诊所,经详细评估检查,初步诊断陈婆婆患有膀胱肌肉过度活跃症,医生配了一种能减轻膀胱肌肉过度活跃的药物给她,护士指导她重新训练膀胱方法,又教她使用小巧的失禁护垫,保持清洁卫生。最后陈婆婆的尿频疏了,可两三小时才上厕所一次,忍尿也能多过两分钟,在家中连失禁护垫也不需要了,现在更可放胆出街购物或探亲友。

     

    (本文由谭焯坤医生提供)